走進日常,用聲音建構對閱讀的想像──專訪《閱讀夏LaLa》主持人夏宇童、陳夏民

走進日常,用聲音建構對閱讀的想像
──專訪《閱讀夏LaLa》主持人夏宇童、陳夏民

撰文/江可茵 攝影/邱之聖 場地協力/CBC SPACE景美咖啡圖書館

「打開一本書,打敗Monday blues,歡迎收聽《閱讀夏LaLa》!」由創作歌手、演員夏宇童,以及在出版界不斷用創意帶給我們驚喜的陳夏民,聯手打造的Podcast節目《閱讀夏LaLa》,共同探討閱讀,以貼近日常生活的角度,帶給聽眾更多不同觀點。

Q:是在何時開始對閱讀產生興趣? 

宇童:我小時候不管是學校還是家庭,不太會有人給我很多稱讚或是鼓勵,剛好那時特別愛看劉墉的書,像是《肯定自己》、《我不是教你詐》等,看到一些從來沒有人跟我說過的話,像「在別人肯定你之前,先肯定你自己。」諸如此的金句,開始覺得讀書還蠻有趣的。除了勵志書、朵朵小語,也會看7-11販賣的愛情小說,小時候對愛情都會有所憧憬,大家可能會看偶像劇感受戀愛氛圍,但因為我很少看電視,藉由那些書籍,讓我知道原來愛情可以很浪漫。因為閱讀,讓我挺能獨處的,我喜歡一個人單獨吃飯、去圖書館,閱讀反而讓我提早感受一個人獨處的時光。 

夏民:我從小時候就很愛看漫畫,而這就好像在我心中埋下一顆種子,讓我開始判斷什麼是好的、有趣的故事。當我在做出版時,能更直覺反應這個故事吸引人的地方在哪裡?是因為分鏡畫得很有力嗎?還是說故事的方式吸引人?對我做書、編輯以及創作都是很好的收穫,這也是我當初完全沒料想到的事。我對漫畫的情感是比較深的,像我家裡的漫畫就有上千本,這還已經是淘汰過好幾輪的情況。每一本銅版紙印刷、簡單上亮P的漫畫我都會包書套,好好珍惜;反而現在出版的書雖用很漂亮的紙張印刷,我卻不會費心照料。 

Q:每集主題不但會呼應時事,且貼近日常,引起許多共鳴,您們是如何挑選主題的呢? 

宇童:這都要感謝無敵下標王,也就是夏民,基本上我們不是以主題來定書單,而是看最近有什麼有趣的書,適合在節目上聊的,我就會提出來,然後夏民再根據我們選的書下標題。 

夏民:共讀一本書的好處就是,我們會拆成兩個不同觀點,一起深入討論,希望能引發大家的興趣,然後去買這本書;同時也期望《閱讀夏LaLa》可以發展出自己的風格,不會屈就於流行趨勢,做出大人、小孩都可以聽的多元內容,像健康書、詩集、漫畫、小說、自我管理,甚至是BL漫畫。而我們最近在籌劃四月份的漫畫專題,大家敬請期待! 

Q:當初為什麼設定以聲音做作為傳遞與溝通的方式?以聲音傳遞的重點會放在哪裡? 

宇童:聲音就是一個陪伴的概念。大家在剛開始接觸閱讀的時候,都會覺得閱讀很有距離感,但對我來說,在人生很多低潮的時候,因為閱讀,得到了很多答案,讓我意識到閱讀就是隨時想到、需要,你就可以做的事,加上我小時候很喜歡聽故事錄音帶,且我過去是世新廣電廣播組,因此我想用聲音陪伴大家。用聲音來說故事,本身就是很療癒的一件事。可以讓人放鬆的同時,去吸收你所講的內容,傳遞到他心裡的時候,會轉化成另外一件事——我覺得聲音是帶有這種魔力的;另外我們在Podcast上會聊一些私人生活,其實也可以引起聽眾的共鳴。 

Q:開創《閱讀夏LaLa》節目後,收到印象最深刻的回饋是什麼? 

宇童:《閱讀夏LaLa》中有一個單元「祕密儲藏室」,是讓觀眾留言給我們,我們會針對觀眾的祕密推薦一本書。要消化對方的祕密,其實是很累的,但我覺得這是一個蠻好的過程,觀看他者的人生,讓我們重新對自己的生活也有所省思,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雙向溝通。做這個節目讓我們更理解彼此,也讓每個話題都聊得深入。

夏民:如果節目只有一個人的話,那種互補感、修復感不會那麼強烈。然而今天是我們兩個人一起在聊,就好像是重新認識彼此。身處在社群媒體的時代,很容易會覺得我們跟人的距離很接近,然而這其實是經過層層包裝、演算法所呈現給你的錯覺。而閱讀,是透過心靈上的交流認識彼此,這個節目反而變成我們交流的平台。 

Q:您們認為現今知識的吸收方式是如何影響人們的生活? 

夏民:知識的入口不再是單一的,現在如果你需要知識,只要上網一定google得到。有興趣鑽研某一個領域的人,會比較容易聚集在一起,所以你可以感受到某一些領域的知識好像越來越深了。像我們有些聽眾原本不讀書,但因為節目把這本書轉譯成他聽得懂的語言,他因此學到了一些知識,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。不要讓知識只停留在自己身上,而是藉由我們的表達來傳遞給更多人,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目標。 

宇童:我認為現在閱讀方式不斷擴張,已經不再只是展覽、Podcast而已,還有更多東西可以再延伸,然後再轉變成不同的形式。如果只是以個人興趣為主,就會變成只接觸到你喜歡的東西,還是可以讓閱讀更寬廣一點,客製化會失去很多有趣面向的東西。 

Q:身為演員、編劇,最近也多了專欄作家身分的宇童;同時身為出版者、作家、編輯、譯者的夏民,在不同角色的切換下,對於閱讀又有什麼樣不同的看法? 

宇童:我曾參加一個劇本改編比賽,是以台灣第一個女死刑犯陳高連葉毒殺兒童事件為題。我過去很喜歡看真梨幸子的小說,我喜歡她形容女人的慾望那一面,她將女人在工作、生活的各種領域狀態放到最極致,而陳高連葉在某部分就讓我聯想到真梨幸子所寫的《殺人鬼藤子的衝動》。當我們在探討她為什麼會有這樣極度的爆發,背後原因是什麼?關於女性的慾望、關於如何面對暴力,我唯一想到的可能就是我看過的書,所以我在做角色功課時,閱讀讓我延展出更多想像空間,對演員來說是很有幫助的。 

對我來說,表演者需要有很大的感受力,閱讀可以幫助我體會、想像任何一種個性。而開始主持節目後,有一本《文章寫得又快又好,九宮格寫作術》實質幫助到我要如何講故事,以什麼角度切入最能吸引人聽下去。因為這本書,讓我在講故事時更有利、更能找到故事的核心價值。 

夏民:做《閱讀夏LaLa》對我來講有一個好處,我會逼自己變成一般讀者,看到有趣的地方後,把這個點放大,這件事情對我來說反而是最重要的。以前我看到任何一本書,都會立刻去研究這本書的定價、行銷策略,但我現在已經可以不管那些,而是真心享受這些內容。做《閱讀夏LaLa》,就好像帶點修補的意味,讓我不再被職業傷害所困擾,現在對我來說,閱讀變得很有趣。

 Q:想請您們跟我們分享《閱讀夏LaLa》的未來規劃? 

宇童:我想要出周邊,因為《閱讀夏LaLa》真的是一個很日常、很生活的陪伴者,我覺得我們在Podcast跟大家的對話,也是像這樣的感覺,希望未來儘可能變成各種樣子來陪伴大家。一剛開始做的時候,會比較偏好玩、有趣,現在我會希望可以找出一個介紹這本書的理由、這本書的價值跟我的連結是什麼?如果我只是單純介紹這本書,跟自己沒有共鳴的話,就會很沒意思。只要有熱忱,大家都一定會感受得到。 

夏民:因為這個節目,開始讓我們嘗試不同類型的事情。童童最近變成專欄作家,我也會教她一些寫作的技巧;反之,她也會告訴我一些錄音上的眉角,像是聲音的表情、唸旁白有什麼進步的空間。日本有很多明星的深夜廣播節目,也是我們想嘗試的方向。因為疫情,導致錄音方式改變、實體活動因故取消,但我認為這反而是種學習。我以前做出版的時候,愛展現很多創意,但那些創意對我來說都是很嚴重的耗損。做這個節目就不一樣,趁這個時候磨練基本功夫、檢討有哪些地方沒有做好,穩扎穩打反而更能長久。 

Q:兩位近期推薦的書? 

宇童:由台東獨立書店「書粥」製作,在疫情期間向獨立書店主理人、作家邀稿所集結的《疫情釀的酒》,裡面有一篇我特別喜歡,它提到:「不要老是想要證明自己,不要時刻去想我就是要很厲害,當你不去想這件事情的時候,你的內心就會知道什麼叫做滿足。」當時因為疫情,我時常覺得焦慮,然而看到那一篇後讓我有種被安慰到的感覺。告訴自己還可以像現在這樣做節目,真的是一件很棒的事情。 

夏民:最近很認真地重看我恩師曾珍珍的《同樣的心:楊牧生態詩學、翻譯研究與訪談錄》。我覺得她是最理解楊牧思想的人,裡面有她怎麼看楊牧的創作觀,以及楊牧翻譯的思想,還有跟創作有關的提醒,我相信對於一些有創作夢想的人,這本書可以幫助他們!因為這是老師的遺作,我對這本書的情感是很五味雜陳的。然而現在重新細看,好像又找回很多老師的提醒,就覺得幸好這本書能夠好好做出來,希望老師透過這本書繼續指導更多的創作者。

文章出處:Vol.36《多元閱讀,體驗世界》

轉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