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/馮忠恬 攝影/邱之聖
台中有間麵包店,一周僅營業4天,一天5小時,但往往店門還沒開外頭就有人排隊,歇業時間未到,架上的麵包全售罄,他不只賣給消費者,全台還有20 幾間餐廳、咖啡館都指定使用他的產品,他是「麵包林里」,近幾年在台中掀起的麵包旋風。
不是行銷語言,而是「真實的」創作有故事的麵包
點入麵包林里粉專,系統性的文字與風格照片,令人印象深刻,主廚兼經營者陳泓維說:「對喔,我們有專門的粉專小編。」輕描淡寫一句話,訴說了他對傳遞品牌價值的重視。
2022 年中秋,麵包林里和傳統台菜餐廳——青青餐廳聯名,推出綠豆椪禮盒,這是繼去年綠豆椪禮盒大獲好評後的進階之作,陳泓維邀請曾在李安電影《飲食男女》裡擔任餐飲顧問的台菜老師傅——阿發師合作干貝肉燥,兩人歷經多次的測試調整,創作出既有阿發師風格,又有陳泓維觀點的作品,「當吃到最後一版時,終於鬆了一口氣,眼淚差點掉下來,達到想要的味道了!」陳泓維感性地說。
傳統風味,透過製作者的重新定義,向當代消費者呈現細膩的風味層次,是陳泓維心中念茲在茲的重要信念,他反覆實驗肉燥、綠豆餡比例、調味與餅皮間的關係,也和屏東皇珵醬油契作友善種植的台灣綠豆,不用落葉劑的綠豆人工採收不易,成本是一般進口綠豆的3-5倍,為了製作一款中秋禮盒,他的關注從台菜、肉燥到漢餅,藉著巧手與思考,完滿一顆綠豆椪。
小檔案
成立時間:2019年
品牌精神:根源於傳統、在地的當代呈現
員工人數:12人
品牌特色:人的溫度、舒適感、品項豐富的麵包專門店
店數:1間,但供應全台超過20間餐廳、咖啡館
一顆70克的綠豆椪,承載了對台灣傳統飲食文化與土地農人的用心,而這只是陳泓維的一項作品,麵包林里每週生產五、六十款麵包,幾乎顆顆都有故事。秋天是板栗的季節,他和知果堂合作,尋找友善土地的嘉義農友,用進口的栗子罐頭省事又省錢,他卻甘願花費時間,仔細地將栗子剪開、取肉、剝除表層薄膜、燙熟、糖漬,處理過程不免遇上黑掉或爛掉的果實,也心甘情願的自行吸收,陳泓維說:「跟材料商合作,遇到不符規格的產品可以退貨,但跟農民合作不同,這是老天爺給的,我們都要接受。」
正是這份對土地與飲食文化的關心,加上對原料、發酵、風味等製程細節的堅持,讓麵包林里很快地便在美食愛好者間建立起口碑,大家都知道,在台中南屯有間「很厲害」的麵包店。
半成的消費者都從外縣市來
在意每個接觸的細節
麵包是日常,但能不能成為全台灣人的日常?麵包林里成立第四年,網路宅配加上現場購買,陳泓維觀察,消費者有半數都從外縣市來。
小小台灣加上宅配興盛,台中又剛好位於北南之中,到台中訪友、出差、旅行後,到麵包林里買點東西再回家,成為不少人的選擇。陳泓維也從善如流,從第一年一周營業2天被消費者抗議買不到後,第二年改為3天,第三年再增加為4天,問他「一周開4天,另外3天在做什麼?」他說自己在代工,全台灣有二十幾間餐廳、咖啡館都使用他的麵包。
不過,既然自有品牌經營得有聲有色,做自己麵包都不夠時間了,賣同業利潤明顯較少,為什麼還要代工?只見陳泓維靦腆地說:「我希望好餐廳、好咖啡館都有好麵包可以使用,讓一加一大於二。」陳泓維用高品質的產品,跟整個產業做朋友。
雖然下午2點才營業,陳泓維早上5點就上工,不早點開門做生意,是因為心中對理想麵包店的設定。疫情前,他一有機會就去國外考察學習,探訪原料產地、上麵包課、觀察別人如何經營麵包店,去蕪存菁,慢慢積累出對自己創作主軸麵包店的想像,他說:「我希望消費者一進來就能看到架上琳琅滿目的產品,很豐盛的感覺,而不是陸續出爐的樣子。」與其早點開門做生意,邊販賣邊製作,他更想在開門前把自己都準備好,麵包是主角,營業前的妝點尤其重要,每個都要被擺得漂漂亮亮的,讓客人有舒服的購物體驗。
隨著生意日益增長,不少人都建議他換更大的地方或弄個中央廚房,陳泓維卻不這麼想,他說:「做後廠很有溫度,客人會知道麵包是從後面發酵出來的,這跟只有販賣麵包的門市感覺截然不同。」身為主廚的他不僅在意味道,也關照消費者感知的每個細節。
堅實的團隊與看不見的後廠,才是精髓
走入門市的櫃檯後方,正是麵包林里的烘焙基地,近10 人的編制,開著空調,播放著70、80年代的英文老歌,每個人專注地各司其職,採訪時正值中秋前最忙碌的時刻,陳泓維前幾天甚至為了製作中秋禮盒46小時未闔眼,當許多店家都因為製作禮盒減少或暫時不賣店內原有品項時,陳泓維仍堅持麵包是主業,不能因為禮盒忘記對客人的承諾;而禮盒最大的意義,除了增加店內收入、滿足客人送禮需求外,更是透過人與人彼此間的餽贈,把想傳遞的事情擴散得更遠。
對陳泓維來說,麵包似乎從來都不只是麵包,而是一種語言,讓他得以表達對飲食、土地與產業的關懷,而他也很懂得善用團隊裡的不同角色,透過粉專小編網路無國界訴說每款麵包的核心精神,跟美感好的夥伴合作,處理店內的裝潢設計與木工瑣事,另外也培養出專屬的包裝設計人才。雖然團隊人數不多,但從文案、設計、攝影、風味都有專人負責,大家默契十足、美感相近,使麵包林里的品牌價值能在各個地方被充分的傳遞著。
經營理想的同時,也不忘創造明星商品
曾有人說過:「30歲前不是左派,此人一定沒有靈魂;30 歲之後還是左派,必定沒有腦子。」
麵包林里巧妙的顛覆了這個說法,既有理想性,也懂得經營之道,關鍵在於要創造出自己喜歡的「明星商品」。例如麵包林里的明太子法棍,許多麵包店都有該品項,陳泓維則加入了料理概念,放上自炒的小魚乾、辣椒,不僅做出差異化,也讓客人吃起來涮嘴,成為銷量高的明星商品。
明星商品奠基出店內底氣,持續幫理念相同的餐飲同業代工則撐出了另一隻腳,讓陳泓維能穩健踏實的走自己的路,無論在設備、原料、風味的探險上,有更多的拓荒,追求最好的品質。
好比廠內那台原裝進口的石窯烤箱,足足比台製的價格高出近兩百萬,開業前還在負債的他仍舊「任性」下訂,旁人看似不解,但他清楚知道,不像一般烤箱得從外受熱到內,六面都是石窯的烤箱,透過遠紅外線,外層與中心同時加熱,烤製的時間更短,更能鎖住水份並完整烤透麵包,陳泓維說:「好的烤箱可以把麵包推升到另一個層次。」在他透析了發酵學與風味的搭配後,烤製的最後一哩路也不馬虎。
更別說為了要做出傳統的法國或義大利經典麵包,除了使用當地麵粉,調配出相似於國外軟硬度的水質,甚至建置一個冷藏庫專門用來儲存麵粉,以抵抗台灣高溫多溼的環境。為了復刻19世紀的傳統法棍,還訂做了一個木箱揉麵槽,模擬攪拌機還未發明前的手揉口感。
對陳泓維來說,製作國外經典麵包,就該使用當地的麵粉,模擬國外的水質、鹽巴與酵母,忠於原味的呈現;當回到台灣時,不論綠豆椪、麻薏麵包、紅玉紅茶水蜜桃司康等添入台灣當季或特殊食材的麵包,也要根源於傳統、友善於土地,找到當代的詮釋。
「有效的」價值傳遞
讓大家都看得到你的好
聽陳泓維浪漫地說著:「我會先不去想成本與營業額,把最好的做出來。」品嚐著他和台中咖啡館Coffee Stopover合作,將現萃的淺焙咖啡立刻送到他手上製成的咖啡塔,經歷了人生裡非常美好的咖啡延伸產品體驗,不只吃得到「咖啡味」,精品咖啡的細膩果酸都還能清楚辨識。
這時代有太多過譽的網路名店,一親芳澤後卻往往令人失望,麵包林里透過網路忠實的傳遞理念,專注於不斷追求更好的風味上,讓消費者感受「名符其實」的品牌價值,雖然沒有麵包冠軍的光環,沒有砸資金下廣告,卻建立起好口碑,一談起麵包林里,代表的正是有溫度的品質保證。陳泓維說:「我們在做『對的事情』,而不只是『把事情做對』而已。」定錨好自己的價值後,從原料、製程、風味、門市陳設到禮盒包裝,準確傳遞,全宇宙都會感受得到。
文章出處:Vol.38《精準定位,找到你的經營羅盤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