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出戶外正流行,輕鬆成為專業「凹豆咖啡師」

走出戶外正流行,輕鬆成為專業「凹豆咖啡師」

撰文、攝影/林楷偉

也許是疫情肆虐無法出國的關係,國內旅遊的風氣在這兩年爆炸性成長,能走出戶外、住進山野、擁有開闊視野,又可兼顧親朋好友全員同樂的露營活動,順理成章成為眾多戶外休閒的熱門選項。這一波露營熱潮影響之大,放眼全世界都有一樣的趨勢,不僅市場上猶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新露營品牌,現有老牌也不斷推出嶄新款式、熱門色系,從越翻越高的產品定價可見一斑。就連過去台灣路上少見的露營車品牌福斯加州號California,300多萬的定價也缺車缺到兩年後才有車可交,彷彿眾人都得跟上這股露營熱潮,才不致於落伍一樣,而筆者就是那個動作太慢兩年後才有得交車的苦主。

說起露營,筆者可有一籮筐故事可分享,早在20多年前,筆者還在汽車產業擔任銷售員的年代,開著自家日系品牌的小吉普車,時常在周間下班後,和幾個要好的同事呼朋引伴前進深山野溪露營去!那時候最常紮營的地方,是位於宜蘭大同鄉的芃芃野溪溫泉,據說原本是當地人才曉得的秘境,因為921 大地震時,吉普車隊救災帶著隨車記者前往休憩,在記者報導後才開始廣為人知。該地因為需要越過重重溪流才能抵達,而從山腳邊冒出的滾燙野溪溫泉更是充滿挑戰和樂趣,見報後沒多久,假日開始人滿為患,原本就不大的溫泉池裡滿是人,車友們戲稱盛況空前,猶如下水餃一般,直到近年開始禁止吉普車輛下水溯溪,這才少了一些人潮。

在芃芃溫泉還沒有成為熱門景點前,下班後從宜蘭開車前往大約一個半小時車程,進入溪床後經一段顛簸就會抵達溫泉邊。每一次颱風後溪床地貌改變,有時候還必須帶上圓鍬十字鎬,重新挖出溫泉頭,再與一旁的溪流調和水溫,才能泡進野溪溫泉中,享受整個山谷只有自己與整片夜空繁星點點的愜意!

當年的露營設備很簡陋,簡單的帳棚、充氣床墊、折疊桌椅,加上一塊便宜帆布綁在車邊,即使溪床卵石遍佈,床墊總是凹凸不平,和一群好朋友依舊玩得盡興。才開始接觸咖啡沒幾年的筆者,自然嘗試過在野外沖煮咖啡,20多年前還沒有時興手沖咖啡,筆者把整套賽風壺都帶到溪床上沖煮,記得當時還在使用酒精燈加熱,一陣風吹來,上升到一半的水又下降,煮一壺咖啡的時間就看著咖啡上上下下流動,風味自然苦澀,但當年和一群好友依然喝得不亦樂乎!回到現在,露營器材、設備都精進許多,質感和功能性也大躍進,各種一看就很時髦的造型和配色任君挑選,實是講究風格質感露營愛好者的一大福音。

20多年過去,筆者依舊熱愛露營,尤其近年露營風潮盛起,琳琅滿目的露營用品十分吸引人,筆者也陸陸續續購入各種露營設備和器材,每個月的「虎外教學活動」甚至春酒旅行,也會帶上全部同仁參與,期待大家因此愛上露營,這樣一來筆者又有更多露營咖可揪。這一期筆者將和大家分享,身為露營愛好者的咖啡人們,在露營時,除了燒壺熱水沖濾掛咖啡包外,又可以如何進階的將咖啡帶入活動中?場景來到戶外,筆者模擬兩天一夜的露營活動,並演示如何完美且極具風格的成為一名出色的「凹豆咖啡師」!

  • 準備咖啡器材:烘豆手網、手搖磨豆機、摩卡壺、手沖壺、濾杯

「凹豆咖啡師」行程

14:00
下午抵達營地,七手八腳的搭設好帳篷和天幕,擺好桌椅後拿出家私(ke-si) 準備下午茶!

15:00
起爐生火,這次準備的是三面帶有玻璃窗的小柴爐,在夜晚取暖燒水時看著燃燒的火焰想必特別療癒。拿出斧頭帥氣的劈開龍眼木,今天要在戶外用手網烘焙咖啡豆!

15:30
燃燒的木頭傳來陣陣龍眼木獨有的香氣,龍眼木除了適合烤雞、烤披薩,使用在烘焙咖啡豆上也別有一番風味。我們準備了200 公克日曬處理的耶加雪菲,使用手網直火烘焙。在烘焙一開始的5分鐘,手網離火可以近一些,大約5至8公分,緩慢並持續左右晃動,確保每顆咖啡豆都有均勻受熱,這時候的咖啡豆保有充足的水份,不怕高溫灼傷。

隨著咖啡豆水份逐漸脫去,顏色也會逐漸從新鮮的淺綠色轉白、變黃,再到最後成為咖啡色。咖啡豆的烘焙過程有幾個重要的階段,從一開始的脫水期,大量水蒸氣從豆體逸散,原本堅硬的咖啡豆逐漸軟化,體積也隨著增加,這時候咖啡豆的結構逐漸變得蓬鬆,葉綠素的流失也讓綠色的咖啡豆逐漸轉黃(普遍稱為轉黃點),並且開始飄出青草香、烤地瓜、烤芋頭等味道。咖啡界中流傳著一個說法,如果在這個階段聞到的味道偏向烤芋頭,咖啡的甜度通常較聞起來像烤地瓜的咖啡豆要高一些,有興趣的讀者不妨注意看看。

接著持續翻動咖啡豆,經過轉黃點後豆溫大約來到攝氏130度上下,這時可以將手網再降低一點,加大的火力、熱能將帶領咖啡生豆進入梅納反應階段,也是烘焙中最為關鍵的時刻,咖啡之所以有各式各樣風味,錯綜複雜的化學變化中梅納反應絕對功不可沒!在大約攝氏140度到160度左右的持續升溫中,咖啡生豆裡的化學變化持續作用,並開始產生迷人風味。

在梅納反應階段之後要開始注意嘍!讓手網離火遠一些,因為咖啡豆開始進入焦糖化的階段,「焦糖化」顧名思義,「焦」的部分帶來苦以及咖啡豆表黑色素的生成,「糖」的部分則帶來甜,但這個甜取決於「焦」的程度,因此稍微遠離一點火,讓即將進入第一次爆裂的咖啡豆做好準備,別把豆表灼傷了!

緊接著手網裡的豆溫來到大約攝氏180度,咖啡生豆從烘焙開始,不斷地吸收熱能,豆體內部大量的水蒸氣與二氧化碳到達臨界點,就要衝破細胞壁,當細胞壁開始承受不住高壓而破裂時,就是烘焙過程中的第一次爆裂。隨著大部分咖啡豆開始進入爆裂,大量不間斷的爆裂聲稱為一爆密集,而經過爆裂高峰後只剩下少數頑固的咖啡豆進入爆裂,此時稱為一爆尾,這時咖啡豆的烘焙大致上稱為淺烘焙,在這個烘焙度的咖啡喝起來帶著果酸以及花香,喜歡淺烘焙的讀者可以在這個時候取出咖啡豆冷卻。

若是喜歡中烘焙甚至深烘焙的讀者,可以在第一次爆裂完全結束後,再次將手網靠近熱源,此時咖啡豆開始吸收熱能,養精蓄銳準備進入第二次爆裂。第二次爆裂的溫度大約落在攝氏210度前後,此時咖啡豆的爆裂聲與第一次爆裂不同,比較像是折斷樹枝、纖維斷裂的聲音,清脆且響亮,伴隨著大量煙霧,咖啡豆開始呈現深黑色,甚至豆表開始出現油光,奶油、可可、巧克力的調性在這個階段特別明顯,喜好此味的讀者,可以嘗試看看。

順帶一提,當咖啡豆進入爆裂期,無論是第一次爆裂或是第二次爆裂,咖啡豆都是處於放熱狀態,也就是說這時候咖啡豆的溫度會瞬間高過接收的熱能,所以在爆裂時記得稍微遠離熱源,避免不必要的灼傷。

至此,烘焙告一段落,在喜歡的烘焙度出豆,將咖啡豆從手網中倒進盤子裡頭,並且輔以扇子搧風,將處於高溫的咖啡豆冷卻至室溫就大功告成!整個烘焙過程包含冷卻,大約控制在20分鐘,接著「凹豆咖啡師」拿出手沖壺和濾杯下壺,我們要來請大家喝現烘、現磨、現沖的咖啡了。

16:00
隨著熱水注入咖啡粉,悶蒸時現場瀰漫著迷人芬芳,配上幾片事先準備好的蛋糕、餅乾,「凹豆咖啡師」當之無愧。

20:00
大家再次七手八腳的生火、烤肉、料理晚餐,今晚用鑄鐵鍋煎豬五花,掌握了咖啡豆烘焙的訣竅後,煎起豬五花也得心應手。晚間在豪華帳篷裡架起120 吋布幕,立刻化身為高級電影院,搭配香檳、葡萄酒,酒酣耳熱後,在滿天星斗下入眠。

隔天一早

06:30
不是因為平時有好習慣起得早,是帳篷布料太薄、非常透光,清晨6 點半就被亮到無法入睡,乾脆起來準備早安咖啡。

07:00
再次升起爐火,趁著在場朋友們都還在想辦法賴床時,「凹豆咖啡師」要為大家使用最有野營風格的摩卡咖啡壺沖煮早安咖啡。用粉槽量好咖啡豆並研磨,比手沖再稍微細上一點的研磨度,讓煮出來的早安咖啡醇厚又不致苦澀,陣陣咖啡香喚醒了大家,用咖啡開啟美好的一天,「凹豆咖啡師」再次獲得現場滿滿讚嘆和掌聲。

說實在話,咖啡豆在烘焙後立刻沖煮其實並不太好喝,頂多展現咖啡豆三成的風味,原因在於咖啡豆的烘焙過程是一連串複雜的化學變化,這些變化將持續到烘焙結束後好長一段時間,視烘焙的方式、節奏而有差異,有些自家烘焙咖啡館標榜三天就足以熟成到展現咖啡豆最佳風味,有些則需長達1個月的養豆,所以現烘、現沖絕對是樂趣大過其他,但在一群朋友面前烘豆、手磨、沖咖啡,再帥不過了!心動不如馬上行動,帶上你的咖啡器材和露營裝備,這個假日就來一場露營,成為營地最夯的「凹豆咖啡師」!

文章出處:Vol.37《好好選音樂,讓你的咖啡更對味》

轉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