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創新管理讓科技與自然共存,創造高品質咖啡的永續發展
──巴西伊帕內瑪莊園
撰文、攝影/巴西咖啡地圖
一座不起眼的咖啡園,在農人精心耕耘下,也許能得到很好的收穫成果,甚或在賽事中得到不錯的名次。但,高分不能靠運氣,要長期經營獲利,就得找出生產優質咖啡的創新方法,來符合市場對咖啡質和量的要求。
在一次和王詩如(Lulu) 談咖啡與產地時,她分享道:「先選塊地、再選品種、水洗為基、處理為策。」這句話,改變了我看咖啡的角度,也成為我走訪產地時的觀察方向。其中,巴西「伊帕內瑪咖啡」(Ipanema Coffees) 的「綠河莊園」(Fazenda Rio Verde),就是大規模生產下可控可管的極佳參考案例。
綠河莊園坐落於曼蒂凱拉山脈(Serra da Mantiqueira),曼蒂凱拉在原住民圖皮瓜拉尼語中,是「雨滴」的意思。這座巴西東南部的山脈,橫跨聖保羅州、米納斯州和里約熱內盧州,總長約500 公里。氣候溫和,降雨頻率也相當穩定,在這裡種植的咖啡,會以較緩慢的方式熟成,讓風味更飽滿。莊園從1887 年成立, 直到 2002年才被出售給伊帕內瑪咖啡;結合綠河莊園百年的咖啡生產經驗,以及伊帕內瑪咖啡的創新及企圖,開始在此做了更多的嘗試。
促使伊帕內瑪咖啡快速轉型的契機, 就不得不提到2012 年, 三菱商事和德國奇堡(TchiboGmbH) 的加入。日德兩方在收購伊帕內瑪咖啡股份後,開始參與伊帕內瑪咖啡的經營,在資金充裕注入及企業高效管理下,促使他們優化咖啡種植、採收、後製,透過機械化、高效化,來提升高品質的咖啡生產機制。
生產咖啡有很多變因
但一切都可被追溯
綠河莊園的土地大部分位於海拔700 至1000公尺, 另約有260 公頃的土地超過海拔1000 公尺,由於莊園幅員廣大,所以他們根據地形、土壤、海拔高度、向陽面、種植作物類型品種, 劃分出69 個區域, 其中有32 個種植咖啡。他們先以早年栽種成果為基礎, 選擇品質和產量最好的阿卡亞(Acaia)、黃波旁(Yellow Bourbon)、黃色卡杜艾(Yellow Catuai) 三個咖啡品種,代號簡稱A、B、C,並加上區域編號,更容易管理和識別。如編號44 的區域,種植的是卡杜艾,那這區就被稱作C44。而地圖上也可以找到C44 更詳盡的資訊,如土地面積為2.66 公頃,海拔高度約1025 公尺。
2016 年產季,結合往年的數據精確採收果實外,也嘗試使用各種不同的日曬技術,包括高棚架系統、著地日曬或帶頂棚等等,另外也測試了臥式乾燥機及立式乾燥機。2017 年持續精益求精,完善採收及後製流程;團隊中的咖啡品質鑑定師(Q-Grader),則是對180 個微批次樣本,進行嚴謹的杯測分析,再將分數給專人整合,與該地區、當年天候數據等做比對分析,以掌握最佳採收時間及處理方式。同時,也委託巴西知名建築事務所Brasil Arquitetura,設計規劃莊園內新式處理廠及相關設施。
2018 年, 伊帕內瑪咖啡正式推出頂級系列(Premier Cru),在巴西造成轟動。能追溯每個生豆批次,對稍有規模的咖啡生產者來說不是難事,但每個批次的完整生產數據,包括對採收及運送時間的掌控、後製乾濕處理分級、乾燥及倉儲等完整詳盡的紀錄,就不是人人可做到的。在掌握高品質的同時也兼顧高產量,讓世人見證伊帕內瑪咖啡的創造力和決心。
量身打造的後製處理廠
由Brasil Arquitetura 建築事務所統籌規劃,新闢的後製處理廠和日曬場,建地選擇靠近莊園原有的建物群以便利管理和運送,並在後方開挖人工湖泊儲水,提供灌溉以及採收後處理用水。根據濕處理、乾處理、生豆分級等功能,分區規劃成三個廠房,整體建物座向是評估最佳日照的結果。日曬場不規則的形狀,則是原地形依等高線切開整平後的成果。這個新建的廠房,英文稱作Milling,然當地伊帕內瑪咖啡巴西員工,都稱處理廠為「結構」(Estrutura)。
前期規劃時,建築團隊和伊帕內瑪團隊邀請哥倫比亞的協力廠商JM. Estrada S.A. 參與機械設備的設計、全不鏽鋼設備以及三組清洗分級流程,將所有設備和人員動線整合,並預留未來新設備進駐或器具維修的空間。廠房主結構採用拱形耐候鋼,結合鍍鋁鋅板屋頂,外觀看起來就像一座山丘,讓這個符合機器及工廠作業高度功能需求的設計,同時也成為咖啡園中另一個溫和的存在,大規模的開口及山形外觀,與咖啡叢、森林與丘陵共存。
與時間賽跑,咖啡櫻桃採收後伊帕內瑪咖啡團隊縝密分析先前幾年的數據,整合每個區域的資訊後,發現每一區最佳咖啡採收期,大約是20 天左右。採收期間,每日約有600 位人員人工採收,為避免咖啡櫻桃發酵變質,需在採收後六小時內處理完成。
搬運車到處理廠後,首先將咖啡豆倒進一廠的進料口。六個位於地面有安全格柵的進料斗口,上面清楚標示著今日採收的區域編號。然後控制中心開始啟動清洗及分級流程。除了第一階段先去除咖啡枝葉和小石外,並可設定將浮果依大小比重分開,並將成熟的果實分流,送入漿果色選機再次精選。漿果色選機剔除的咖啡果實則進入下層進行人工挑選。另外去果皮也可以在此完成。
日曬到烘乾一次完成
將清洗、分級好的咖啡豆,用車後釘耙將咖啡均勻分散日曬;或是由專車送到另一個高床架的日曬場乾燥。新式的日曬場是水泥地板,面積有14000 平方公尺,大約是33 個標準藍球場大小。日曬場邊緣有特別設計的排水溝槽,還有標示邊界的指示燈,在上面運作的農具也有專屬的停放位置。等到達標準乾燥度,便可送入乾燥機內。日曬場下方其實有條隱藏的地道,內架設著運送皮帶。
場上則有六個進豆孔,只要將紅色鐵蓋掀起來,場上的人員就可以用工具,將豆子往洞口推送,掉落到地道後,就會送往二廠分流、到乾燥機內烘乾,或是集中到專門儲放豆子的太空包。當然,如果夜間較為潮濕,一般傳統日曬場會蓋上帆布,在綠河莊園則是可以讓咖啡豆地遁。二廠同時也是乾燥機的所在地,如果你夠細心,可以發現日曬場和處理廠後方,其實有大約三公尺高度差,這是設計者了解生產流程後,為節能及動線安排所特別規劃的。三廠則是生豆分級篩選以及儲放生豆的倉庫。
後方另設有焚化爐,一廠進豆被挑出的枝葉,以及相關的廢料都會在此處被焚燒,然後部分轉化為乾燥機可運用的熱能。另外一廠旁有淨化水池,將濕處理過程的污水淨化後,會與人工湖循環更新。運用設計上的巧思,減少自然資源的浪費,這是我在巴西看過最棒的處理廠,無論在設計或是實用性上,都是獨一無二。也讓我思考,什麼樣的空間能靈活調整,以符合日新月異的產業。.
舊雞舍改建為迎賓中心
Brasil Arquitetura 建築團隊,除了設計先進的咖啡處理廠,同時也被委託整建莊園內原有建物群。其中養雞場改建的迎賓中心,讓我印象深刻。莊園內建設81個獨立雞舍,養了13萬隻雞,每年所生產800噸的雞糞,提供咖啡種植所需的有機肥,直到1992年才結束。
設計師翻修僅存的兩座舊雞舍,將其中一間改造成伊帕內瑪品牌的概念屋及迎賓中心。由磚塊和泥土磚所組成,採用大量的木頭格柵,日出時陽光透過窗格射進屋舍中,整個空間都溫暖起來。概念屋大廳擺設綠河莊園的模型,上面清楚的標示區域編號,另外還有一間環景影片播放室,跟著音樂,你可以沈浸在莊園的歷史回憶,並翱翔在咖啡園及山林之間。
自然、科學、人文、永續
為了產業永續環境生態的平衡,在另一個翻新的舊雞舍中,建立了環境監測中心。除了管理、分析、監測水資源、土壤、植被、氣候及廢棄物外,也是小型育種中心。不僅從事咖啡生產,伊帕內瑪也關注農業發展及自然資源間的平衡,莊園內擁有佔地773 公頃的動植物保護區,被原始森林、50 多座水源及多元生態圈包圍。原本莊園主的老宅,則是被翻修為一個小型展覽廳。裏面訴說著綠河莊園從1870 年至今的傳奇故事,並展示19 世紀末文史資料、古董家具,還有早年的研磨設備等等,讓訪客認識巴西咖啡史。保留下來的老倉庫,在改建後則成為伊帕內瑪的行政中心,提供咖啡樣本查詢及杯測品鑑等等服務。
在綠川莊園待上三天的時間,與攝影師詳細地記錄下伊帕內瑪綠河莊園的樣貌,從單一建築物到莊園整體規劃,專業高效率的成果,讓我大開眼界。當然,背後看不見的歷史記憶,結合工藝與咖啡技術的整合,以及建築設計師所發揮的創意,也讓我見證了咖啡生產的另一個高度。風土品種多樣性,對上不同的採收後處理法,讓咖啡的風味更多元豐富。高科技文明與大自然的共存,尊重人和土地、莊園的歷史,結合知識經驗的創新演化成果,期待能在不久的未來,能夠看到更多巴西咖啡的精彩!
文章出處:Vol.32《無限擴張的咖啡宇宙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