咖啡沖煮與風味──上篇

咖啡沖煮與風味──上篇

撰文、照片提供/張芳玉 Carrie Chang

美國的NCA組織——國家咖啡協會(National Coffee Association), 從種子到杯子定義中的10個步驟:種植、採收、後製、乾燥、乾處理、出口、杯測、烘焙、研磨、沖煮,每一個步驟都與風味展現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性,本篇我們來到與一般消費者最息息相關的部分——研磨與萃取。消費者最實際的需求,是在購買咖啡豆後,如何在居家沖煮上透過不同研磨曲線與萃取變因的調整,來達到對風味的控制,進而得到一杯想要的好咖啡;然而,在進入各式各樣的變因與風味特質之間的討論前,我們先系統化地從萃取率與濃度的概念來詮釋咖啡沖煮,並帶入風味的討論,或許會對大家在沖煮修正應用的實際層面,有著更好的了解與幫助。

「萃取」與「萃取率」

「萃取」簡單來說,即是我們藉由水這個媒介,將咖啡豆細胞中的物質提取而出。那麼,實際上是提取了什麼樣的物質、一共提取了多少的物質,就大大影響了最後杯中咖啡可以呈現的風味。事實上,在咖啡沖煮的過程中,物質的提取與溶出,有其先後順序,其中代表酸感的有機酸及鹹感的礦物質,會在沖煮初期快速地被萃取而出,而後則為咖啡因及糖類,最後則為代表後段苦雜味的一些酚類化合物和油脂、多醣類等影響口中觸感的代表化合物。由上述萃取的時間順序,在理想狀態下,我們可以簡單這樣歸納萃取與風味的連結:

然而,任何的咖啡沖煮都難以是100%的剛好萃取,問題就在於「均勻」萃取的難度。凡舉研磨顆粒形狀、水流、溫度、攪拌等等的不一致,都讓整杯咖啡的萃取要完全落在某個「甜蜜點」這件事變得非常神話。於是,更符合現實的理解應當是:「由於萃取過程中的種種不一致,我們在沖煮咖啡時所展現的萃取,常常是橫跨不同段落後的總和結果,而主要的風味調性則視整個Barista Hustle沖煮羅盤:根據風味來判斷咖啡萃取與濃度的狀況。Barista Hustle沖煮羅盤:藉由羅盤位置與指示來找到咖啡沖煮的修正方向與指示。

萃取段落的主要峰值何在,而有著不同的走向與平衡,但其他枝微末節所呈現的前後協調,又或是一些細膩的香氣表現,則相當受到整個萃取所橫跨的前後段落長短及所在而影響。」舉例說明:

因此,咖啡沖煮過程中,「萃取段落的掌控」與「萃取不一致的管理」,是很重要的概念。如何在盡量維持萃取一致的前提下,縮短橫跨的段落幅長,落實對萃取段落的掌控,就能夠相對容易地找到一支咖啡豆在沖煮時的好球帶。那麼,何謂「萃取率」呢?「萃取率」與風味之間又有什麼樣的關聯性?

萃取率指的是水由咖啡豆中提取物質總和與咖啡豆內部物質的比例,視烘焙度的深淺不定,我們最高可以在咖啡豆中提取出28%到35%的物質,而在咖啡沖煮時,我們並不需要將所有的物質都提取出來;在SCA的規範中,恰當的萃取率應介於18%到22%之間,但實務面上困難的是,18%到22%這些數字的背後代表的是一個萃取物的總和,而我們並無法得知在這樣的萃取率裡,究竟內含著什麼樣的物質,哪些物質又佔了比較大的比例,成為對風味佔有決定性的角色,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得到兩杯萃取率相同,但風味卻截然不同的咖啡。

我們是否可以在風味與萃取率之間,找到相關性的重點就在於:萃取的一致性。在萃取一致的前提下,萃取都將一致地依照物質溶出的順序而累積萃取率,我們也將無需擔心萃取率背後的貢獻,是否來自於很多不一致萃取下,前段的酸鹹感,又或是後段的苦雜味,在這種情形下,跟隨萃取率的數字,也就能夠相對預測風味的模樣了。

「濃度」的意義

在我們將咖啡內的物質適當萃取出來後,到底要放到多少的水裡,稀釋到什麼樣的程度,才是一杯較為適口的咖啡呢?SCA的規範中,將濃度的建議值放在1.15%到1.4%之間,過低的濃度讓整體香氣變得微弱、模糊而奄奄一息,輕薄如茶水的口感,叫人難以體會杯中的美好;相反地,過高的濃度常伴隨著擁擠的嗅覺感受、難以辨別而糊成一團的層次及不平衡的味覺感受,不管是較強而侵略的酸、又或是較為厚重綿延的苦感,都讓咖啡變得難以下嚥。因此我們學習到一件事,即便是再適當的萃取,在過高或過低的濃度表達下,都無法呈現出一杯適口的好咖啡!

判斷我的咖啡怎麼了?

不管是對一個每天沖咖啡的消費者、又或是深陷其中的吧檯手,對一杯咖啡感到不滿意,卻又無可奈何的窘境,是很多人的日常。能夠了解並判斷手上的這一杯咖啡怎麼了,是踏出改善之路最重要的一步,在此提供大家一些實用的建議。首先,與其在雜亂如一團毛線的風味中,胡亂地用苦或澀猜測是否過萃,不如先檢查咖啡是否在恰當的濃度範圍內,刪除因為濃度不佳而引起的味覺雜訊,對於後續的萃取判斷與調整,有著非常明顯的幫助。

在濃度回到適當範圍後,這時關於萃取的判斷就變得容易多了,我們依循著酸鹹甜苦的進程,通常可以對整個萃取狀況有著大方向的掌握。其中有一個很容易掉落的陷阱,也是大家常出現的疑問:有著苦味或澀感,就代表過萃了嗎?事實上,在很多萃取不足的例子裡,也常會出現苦味,咖啡因的苦味較偏重入口中前段落,似中草藥的苦感,或許帶著些刺口的侵略感,但卻不長。

Barista Hustle 沖煮羅盤:藉由羅盤位置與指示來找到咖啡沖煮的
修正方向與指示。
根據風味來判斷咖啡萃取與濃度的狀況

因為萃取不足使得後來的甜度不足以平衡這樣的感受,而讓咖啡因的苦味就成為了明顯的突出與苦主,再加上萃取不足,導致偏薄的口中重量感,讓澀感就見縫插針地在舌面搗蛋起來了。就是這樣又苦又澀的樣子,讓我們誤以為是萃取過度,朝著完全相反的方向迷失了。

那麼,在掌握了杯中咖啡在濃度與萃取的狀況後,該如何調整呢?此時,才是各式各樣沖煮變因上場的良好時機。我們依據咖啡風味所反映的濃度和萃取的狀況,選擇適當的變因及修正幅度,以有效改善杯中咖啡的風味。

影響咖啡萃取的變因們

影響咖啡萃取的變因眾多,我們究竟該如何選擇適合的變因與改變幅度呢?在此,我想要先澄清,所謂利用改變萃取變因來進行風味的修正,並沒有唯一正確答案,視手邊的環境材料,只要邏輯方向正確,可以有很多個不一樣的組合答案。以下SCA歸納的咖啡沖煮6大變因,就相當實用地把各式各樣不同沖煮方式的邏輯都廣泛納入:

1、沖煮方式的選擇
2、濾材的選擇
3、水質
4、研磨
5、水粉比
6、合適的沖煮技巧:時間、溫度、攪拌

那麼,該如何從第一步下手呢?讓我們跟隨著故事走吧!

如果有一天, 你拿到了一包自己喜歡的咖啡豆,興沖沖地回到家準備開始沖煮,這時你會先決定,到底要用法式濾壓壺、虹吸,還是手沖,然後拿出各式各樣的濾杯及濾紙來參考一下,選定了沖煮方式和濾材。

講到水質和研磨,是屬於些微改變卻會大大影響杯中風味的變因,但卻最容易受限於環境資源。一般家中不會有太多不同水質的存在,磨豆機大概也只會有一台;實務面上,不同水質的取得,得依賴外部超商的特意購買,而研磨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地利用一台磨豆機中的不同粗細、篩粉或複合式的手段來達到更多的可能性。水粉比,是整個萃取的控制舵,非常有效地主導了萃取的方向與進程;而合適的沖煮技巧,則像是各式各樣小細節的調整。

我們最後做個簡單的歸納,沖煮方式和濾材的選擇是最大根本性的差異,決定你想要一杯什麼樣的咖啡。水質和研磨部分,則是當你覺得咖啡完全不對,非常不對,請優先懷疑它們。當你覺得是屬於明顯的萃取率或濃度問題,從水粉比好好想想,通常能找到方向。最後,似乎香氣少了點、甜少了點、餘韻短了點、苦澀感多了點,從沖煮技巧上枝微末節的細細調整便是萬用幫手。下一期,我們將針對各別變因在實務面上的調整與風味的關聯性,再進一步與各位探討。

文章出處:Vol.41《風土、風水、風潮與風味》

轉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