咖啡乃靈魂之血,鴉埠有人間祝福──鴉埠咖啡創辦人蔡婷如X蔡詩敏

咖啡乃靈魂之血,鴉埠有人間祝福
──鴉埠咖啡創辦人蔡婷如X蔡詩敏

撰文/吳筱翎 照片提供/蔡婷如、蔡詩敏 攝影/編輯部

自2009年籌備,2010年4月1日創立開店,位於永康街區的鴉埠咖啡(YABOO CAFE)屹立不搖,或令不少人感到意外——13 年前全民喝咖啡的風氣未起,創辦人蔡婷如(下稱:Tina)以及蔡詩敏(下稱:Emily)兩姐妹身為「女性」的角色,也使她們在第一線常受到難以想像的挑戰。

2016年成立永和烘豆廠、2017年開展貳店、2018年兩位創辦人出書,到2022年撐過新冠疫情(台北永康街區尤為重災區)……在兩姐妹不停奔走下,今年即將再迎來位於彰化溪湖的「鴉埠客棧X南華大旅社」翻修後開張。不僅如此,低調的鴉埠咖啡,亦是業內經營B2B(供應營業用店家熟豆)與提供顧問服務有聲有色的團隊。

「咖啡乃靈魂之血,鴉埠有人間祝福」這段話是台灣知名詩人許悔之先生在貳店開幕時,致贈兩姐妹的墨寶。「咖啡乃靈魂之血」或不難理解,但鴉埠是如何獲得「人間祝福」呢?

我與Emily認識多年,卻仍在這次的訪談中,數度紅了眼眶。「咖啡就是生活」是兩姐妹開店的核心價值,看似簡單,在貫徹時卻代表了對人與在地,無窮盡的關懷與體貼,彰顯出不屈不撓、不低頭的堅強意念。

壹店與貳店風格不同,皆相當有個性。

13年來一以貫之的靈魂
咖啡就是生活

2009 年,一場對話改變了兩人的人生。場景是永康街的卡瓦利咖啡(現已遷址),姊姊 Tina還是蘋果日報家居線的主力記者,正在寫稿,一旁的妹妹Emily則剛從大學心理系畢業,正在準備國考的她,卻突然間對往後朝九晚五的人生道路感到懷疑。Tina開玩笑對Emily提議:「不然妳來開一家咖啡店吧!」殊不知幾經思考後,Emily臉色丕變,非常嚴肅地說:「確定要開店的話,我就要把人生砸下去了喔!」這場討論讓兩人決定放手一搏。從此,鴉埠成為姊妹倆的生活中心。

決定開店後,富有行動力的Emily先進入其他咖啡館上班,累積經驗,Tina則著手離職,2010 年鴉埠壹號店如願開幕。問到13年來兩姐妹如何分工?會不會吵架?得到的答案都出奇得浪漫:「她叫我做我就做啊!」「吵,超常吵!吵到每次同事看到我們在吵架,都會很自動閃開了!」然而店務仍能一路順水推舟地開展,來自姐妹倆高度一致認同:「咖啡就是生活。」

在Emily眼中,咖啡館的服務與專業,充其量只是基本:「咖啡館若只是一個有著咖啡機的店面,賣著名為咖啡的飲料,我想那不是經營之道,因為咖啡做得好,本來就是應該的;鴉埠最主要運作的力量,還是來自跟生活的結合。」Tina進一步解釋:「開咖啡館就是在經營生活,今天在咖啡館工作,也希望我們的生活是豐富的。不只做好咖啡,包括跟客人互動,或因此交到朋友,期待能讓客人覺得在鴉埠咖啡是開心的,甚至有些散客變成一張張熟悉的面孔,不斷出現在同樣的時空。」

也依循這樣的理念,鴉埠甫開店之際,地下室就規劃為藝文空間,不定期辦展或邀請藝文活動進駐,期許自身作為與客人、周邊街區、在地文化互動的橋樑。

拒絕被貼上標籤,才能保持獨特性

人生跑道看似急遽轉變,但咖啡館結合生活,讓Emily與Tina僅是換了舞台發揮長才。Emily 笑著說:「我的朋友們都在考碩士、實習、當心理師,而我可是扮演起暗黑心理師——當我在吧檯裡做咖啡時,其實常常是聽著坐在桌前的顧客訴苦或分享。」Tina 則把過去在家居線對展演、居家、乃至商業空間的眼光與經驗,帶進了鴉埠。

壹店昏暗,用上了大片的紅綠色系;對比貳店明亮柔和的配色,問到兩姐妹,是因為兩間店的定位不同?或是開店時參考主流市場喜好?答案再次直指關鍵字──生活。「我們以為有考量市場, 但後來發現沒有,其實都還是按照自己的個性去創建鴉埠的空間。如果硬要用風格來陳述,就好比把人貼上標籤。若我看起來是個文青,難道我明天不可以穿得可愛?所以我們並沒有想要為這兩間店特別標上風格,而是如實地反應開店時的狀態與我們的個性。

例如開壹店時,我才25歲,Tina29歲,當時的我們是很躁動的,用色就很重,顏色越暴力越爽;在規劃貳店時,顏色變得柔和、明亮。原因第一是太暗看不清楚,怕我們有點老花了;其二也反映出我們的轉化,配色纖柔很多。」Emily言談中既坦率,也務實地點到人生不同階段,開店心情的轉變。

「過去不乏有人想把『鴉埠』這個品牌買下,更積極地拓展市場與展店,而我跟Tina一直以來都堅定拒絕。曾經有位大老闆問過:『妳的野心有多大?』但第一,這邊的東西沒有辦法被風格定義,所以我們沒有辦法被無限制複製、貼上。第二,就算你複製、貼上了,說真的,我們心裡某個層面也背負著客人對鴉埠的期待。」Emily說著彼此對咖啡館默認的共識。

「同時我也自知,在人世間走一遭,重點從不是要打下多少江山、賺多少錢。我這一生為的就是享受人生的過程,倘若人生最後變得不是自己所想像,基本上就等於是妳親手摧毀了這從小建立的一切。我希望我現在的人生,是可以陪伴家人、協助年事已高的爸媽,而不要有像電影情節一般,看到令人感到遺憾的畫面。我會很有自覺、妥善地拿捏我們自己的時間。」

「隨興但是不隨便」的精神

若鴉埠有企業文化,Tina 說,那就是他們關鍵的 slogan——「隨興但不隨便」的生活態度。專業知識固然重要,但他們更強調在顧客服務中,不強迫別人配合自己的堅持,而是能聽懂客人的需要,滿足客人的需求。在經營方針上,他們選擇結合 SOP (標準作業流程)與隨興所至的靈感,既有部分基本的工作流程,又讓員工保留靈魂的自由(例如菜單上的著名特調「隨便你」與「隨便我」);在面試員工時,更看重的是應聘者的態度和與顧客的互動,而不僅僅是技術能力。

點單上的「隨便你」、「隨便我」,
考驗咖啡師的創意與跟客人的默契。

服務過程中,他們會因應客人的需求靈活調整,Emily舉例:「雖然專業訴求上牛奶加熱不應超過60°C,可是有些老人家喜歡喝熱一點,他就是這樣喝才快樂!你為什麼要剝奪他的快樂呢?所以如果客人真這樣要求,可以先跟對方說明:『等一下奶泡會消得比較快喔!口感上也會變得比較粗糙 。』客人說可以,那就做給他。」Tina也補充,她們常會提醒員工:「不要忘記,我們只要一離開鴉埠咖啡,去到哪裡都是顧客。不忘記自己身為顧客的身份,才會提醒自己站在客人的角度思考,試著理解客人要什麼。」

「隨興但不隨便」的態度,也落實在Tina與Emily對鴉埠的日常管理,因為「再怎麼浪漫,還是要精算啊!」兩人異口同聲說。對外,致力為客戶提供彈性客制化的烘焙,充分發揮了身為小型烘焙廠的優勢;對內,則要確保團隊內的每一位夥伴,都有著合理的待遇。在三級警戒的疫情期間,鴉埠於現實考量下必須開始裁員,在當時的氛圍中,算是率先裁員的咖啡館,其來有自──在還有錢的時候先資遣,是Tina 和Emily 堅守的原則。「當時我們提前與員工溝通,先資遣有家庭、有小孩要養的員工,因為三級警戒與餐飲業寒冬不知道還要多久,屆時如果業主薪水發不出來了,這些員工的基本開銷還是要花。倒不如趕快先發資遣費,幫他們申請失業救助金,讓他們有足夠的現金, 同時儘早找到新工作。」Emily 分享著當時決策的心路歷程。

順道一提,Tina 與Emily 精算的精神,也包含把惜物的概念發揮到淋漓盡致。走到位於鴉埠地下室的老闆辦公室,你會發現這兩位老闆用的桌椅,清一色都是從營業空間汰換下來的惜物,椅背斷掉或椅面破掉後重新修補的椅子,旋鈕已經壞了,得用鉗子旋轉開啟的暖爐等;對員工負責、對自己嚴格、經營不揮霍的領導風格,也是「隨興但不隨便」的最佳示範吧!

在我們的世界裡,男女就是平等的
讓我們證明給你看!

兩位姐妹直言,她們皆是滿強勢的女生,對於13年前剛開店時遇到的諸多歧視,都還記憶猶新。Emily嗆辣地和盤托出:「在早期,明明一樣都是開店,常會覺得憑什麼,有些人會覺得男生的店很棒,卻看不起女性店主的店。只要看到女生出來開店了,總覺得背後是不是有人幫忙?甚至連『這間店是誰誰誰開給Emily的』、『她是不是誰的小女友』這種話都有人在謠傳。」烘焙廠的成立,則是另一波Emily所遭遇的歧視:「諸如弄工廠很辛苦啊、女生為什麼要跑去開工廠、搬生豆很粗重啊!很粗重那又怎麼樣?我可以找粗工手套、我可以想辦法加錢給搬運工、裝電梯、用吊車吊……理論上可以用腦袋解決的事情,都不應該被簡化成『妳是女生,妳沒辦法處理』。」

產業之外,姐妹倆也遇到了來自顧客和社會,更廣泛的偏見和壓力。她們被認為不會算帳、不夠專業、只會化妝打扮出門,開一間燒錢的咖啡店。「妳記不記得,那時候還有人說,覺得我們不摩登、不時髦、開不起來,這種話都是當場說出來的喔!」Tina與Emily回顧酸言酸語,再次面面相覷,但她們也一致表示不會仇視那些男性,畢竟互相仇對永遠沒完沒了,而是希望透過自己的成功來證明男女平等。

「我常講,只要妳不在乎一件事情,那件事情就不存在。」主修心理學的Emily多次提到這句關鍵心法:「若想達到男女平權,唯一要做的就是自己有大家皆平等的認知,不理會歧視者,證明給他們看。如此,男女不平等這件事就不復存在;因為在我們的世界裡,男女就是平等的。」

全家一起圓夢
飛車返鄉支持「南華大旅社」的開張

蔡爺爺留下來的老旅社,鴉埠姊妹特地保留旅社外觀,用整修的方式盡量留住原貌!
已有近 70 年歷史的南華大旅社,見證了溪湖早期繁榮的歷史興衰。好在這份當年的「摩登」,如今得以保留。

對家人的支持與向心力,不因女性角色自我侷限,這讓明明說好不開第三間店的姐妹倆,為了完成蔡爸的夢想,重啟彰化溪湖阿公阿嬤留下的旅宿。「南華大旅社」年久失修,內部還有天花板塌陷,活像個鬼屋,姐妹倆從未想要營運,卻在實際走訪後,發現了許多當年阿公阿嬤用心著力的心血,而開始每個禮拜飛車來回台北彰化,舉凡刷地、刷磁磚、清水電管路等粗重的活可都一把抓。

「我們盡力想要保留老磁磚,但那些成年老垢很恐怖,厚厚一層清不起來,不得不自己買打磨機打磨,所以我才說不認識我們的人,一定以為我們真的是外面請來的清潔公司。」明明是吃力苦幹的工作,Emily 卻能如此打趣地說。目前「鴉埠客棧X南華大旅社」正在試營運中,一樓是Emily 設計的咖啡吧檯,所使用的半自動機則是從壹店搬下去彰化──那台令人熟悉的鮮紅La Marzocco FB80。

數十年前的老磁磚早已停產,姐妹倆為了保留這風華,吃足苦頭,但也值得。

「在溪湖旅社的1樓,除了開咖啡館之外,未來也計畫做為展覽場域與藝文空間。彰化溪湖並不是個熱門的觀光景點,但我們覺得當地還是有許多特色值得被紀錄,也希望能透過這樣的規劃,帶動當地的觀光、旅遊及咖啡產業。」Tina對未來的願景分享道。

咖啡乃靈魂之血,鴉埠有人間祝福

「咖啡館跟在地一定要有個連結, 有連結才會做得長遠,而我們兩個從小就在這裡長大。」

Tina邊說,邊帶著我們從壹店散步前往貳店,如今的貳店,前身就是姐妹倆從小住到大的舊家,老公寓開始興建時,正是Emily出生那一年。「永康街過去有著許多官舍、商店,永康公園以前其實曾經是個夜市,圍繞著公園邊的攤販,都是些好吃到不行的經典…… 這裡明明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,但很少人記錄下它的變遷;中山區或信義區可能都還因為有資金進駐,有著比較完整歷史街廓的紀錄。」Tina感嘆地說。事實上,Tina孵了13年的《鴉埠小報》,從採訪、撰文、到設計排版都由她親自操刀,一手包辦,在今年終於順利出版第一刊。

Tina 13年磨一劍的《鴉埠小報》,為永康商圈的歷史留下生動鮮明的文字記錄。

有Tina對外串起街區的溫情,Emily則持續為客人與員工們,維繫著鴉埠這座避風港。「我覺得妳好像是在經營和平飯店。」Tina曾對Emily這麼說。《和平飯店》這部電影由周潤發主演,飾演一位千人斬等級的厲害殺手,退隱江湖後,在沙漠中開了一間和平飯店,專門收留無家可歸的罪犯。他給罪犯的規定,是只能在飯店裡不能出去,同時任何人也無法來找飯店裡的人們尋仇,因為他會保護他們。「Emily 找的員工,或是常相處的熟客,其實也都是在鴉埠尋找到一份安定、被保護的感知所在。」

所以,鴉埠為什麼有了人間祝福?或許就來自這份對社群、對人們生活的關懷。舉例來說,鴉埠如何在永康街這個國際旅客熱門景點、疫情期間最慘烈的重災區,幸運撐過?「疫情期間,為了不要影響營業的本質,我們沒有做太多的調整,而是用『水母漂自救法』,飄著飄著,三個月後沒死就好了。我覺得我們的客人也讓我們很感動,因為我們一開放內用,生意立刻就回到了疫情前的狀態。另外在疫情期間,常常會在外送單的備註,看到熟客寫著『鴉埠加油』;推出線上賣豆,買的都是住在外縣市的熟客、或以前的員工。買了豆子在訂單後面都會備註『YABOO 不能死啊!』為我們打氣。」Emily繼續激動地說:「還有一個香港的朋友,當時也是聚集他手邊所有買家,每次買都是下兩、三萬的單,這些人的回饋,都會讓我們覺得一定要好好努力的做下去。」

鴉埠的咖啡包裝,多由過去的員工兼現任好友操刀。設計的理念只有一個:「在你內心裡,鴉埠會做出來的商品」。推出20包掛耳包禮盒,目的在於避免以往10包一裝的包材浪費。

「有位移民到國外的客人,因為疫情的緣故好幾年沒有回到台灣,沒想到這幾天她回到鴉埠,一進來就驚訝地說:『哇這邊都沒變!有種好感動的感覺!』」Emily 緊接著跟我們聊到了這位熟客,Tina分析:「我們的生活一直在改變,所以我跟Emily 會希望鴉埠可以維持『不變』。那是一種安心的存在,就像回到高中或國中母校時,會有著彷彿一瞬間,妳的青春還在那個時空裡的感動。」

「所以我們不能輕易心累, 不能輕易地說『啊!不做了、收掉吧。』然後就半途而廢,因為經營鴉埠,我們的心裡更是有負起客人們期待的責任心。」Emily 言談間,是那樣地堅定,而這份決心告訴了我們,這或許便是鴉埠至今「屹立不搖」的答案。

文章出處:Vol.40《風味魔法師》

轉推